阜康市委書記趙強
自治州黨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指明了昌吉州今后發展的總體思路和方向,吹響了昌吉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力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的典范地州的嘹亮號角,為阜康市下一步工作明確了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阜康市將按照全會的部署安排和工作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求真務實、守正創新,圍繞“旅游名城、產業新城”的功能區發展定位,不斷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新舉措,牢牢把握時代機遇,充分釋放優勢,補齊發展短板,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積極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緊貼民生,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全力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的典范地州作出阜康貢獻。
一、準確把握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要求,明確高質量發展的三條實現路徑
一是堅持優化存量與培育增量并舉,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依法淘汰落后產能,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整體提升優勢產業規模和效益。二是堅持縱向延伸與橫向融合共進,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立足三次產業發展現狀,不斷擴大三產特別是旅游業發展規模,著力提高二產發展質效,推動一產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三是堅持特色發展與集聚發展協同,加快產業協調發展。聚焦優勢產業,深入推進延鏈、補鏈、拓鏈、強鏈,高標準打造產業鏈條,圍繞特色優勢產業,持續提升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
二、立足特色優勢資源和產業,加快推進三次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一)發揮特色優勢,推動農業特色發展。阜康市按照“穩糧、優棉、強畜、擴蔬菜、興特色”的發展思路,著力在打造烏昌地區重要的綠色有機果蔬、優質肉蛋奶等農副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方面加強謀劃、重點推進。一是優化種植業結構。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擴大棉花等經濟作物規模,做優瓜菜、果蔬等特色作物,形成20萬畝棉花、10萬畝高效特色經濟作物生產區,打造特色優質農產品品牌。二是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按照“一園三基地”畜牧業發展總體布局,重點打造百草灘現代畜牧產業園,投入3700萬元建設6000畝核心區基礎設施,輻射帶動駱駝、肉兔、家禽三大特色養殖基地,規模分別已達到1萬峰、50萬只、500萬羽。三是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提升附加值,推動一產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新疆原始黃金乳業駝奶粉制品項目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和調試,8月初將試生產。
(二)發揮產業優勢,推動工業集群發展。阜康市第二產業規??偭枯^大,形成了以先進高分子材料、有色金屬深加工兩大產業集群為主導,裝備制造、新型建材、煤炭煤化工、新能源等產業為補充的現代工業體系。截至目前,全市入駐工業企業386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88家,2022年完成總產值464.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92.29億元,增長2.2%;2023年1—5月,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76.92億元,實現增加值37.13億元,增長6.9%,當前,阜康市第二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8.3%,下一步,將繼續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和綠色低碳的工業發展理念,圍繞優勢產業,發揮鏈主作用,從延鏈、補鏈、拓鏈、強鏈入手,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堅定不移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能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一是加快重點產業集群發展。重點是以中泰化學為鏈主企業,打造完善先進高分子(PVC)及制品加工一體化產業鏈條,目前,,市域內產業鏈關聯企業已達到31家,正在謀劃推進三氯氫硅、三氯甲基、硫代卡巴肼等精細化學品產業鏈項目,形成“氯堿—建材”“氯堿—日化”的上下游循環產業鏈。以五鑫銅業為鏈主企業,延伸以銅基、鎳基為重點的銅鎳深加工產業鏈條,打造以“冶煉—精加工—下游應用品開發”為一體的產業鏈,銅鎳深加工就地轉化率達到80%以上。目前,五鑫銅業投資1.2億元稀貴金屬提煉生產線已運行,年產2.9噸黃金、30噸白銀,大幅度提升了產業鏈附加值。以天龍礦冶為鏈主企業,推動鋁業資源就地轉化,打造“電解鋁—鋁合金材料—鋁型材深加工”產業鏈,力爭到2025年形成30萬噸鋁深加工規模,鋁就地轉化率達到100%。二是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制定了1億千瓦級光伏產業園發展概念性規劃,規劃360萬畝未利用地及天然牧草地發展光伏產業,目前,已開工建設項目2個,其中:總投資35億元的中電建60萬千瓦光伏和儲能項目年內建成并網發電,總投資58億元的魯能90萬千瓦光伏+10萬千瓦光熱項目明年建成并網發電。大力支持產業聯盟、企業聯盟等多種形式開發大型光伏基地和“光伏+”多元化應用項目,打造光伏產業全產業鏈集群。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電站進度,總投資83億元、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抽水蓄能一期項目年內可實現首臺機組并網發電;按照“一站雙址”的思路,規劃建設抽水蓄能二期項目,總投資117億元,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預計2025年開工建設。三是發展壯大優勢資源產業。充分釋放煤炭、煤層氣先進產能,加大煤炭資源開發力度,推動康龍等一批煤礦投產達效。加大煤層氣勘探開發利用力度,阜康市現有煤層氣規劃區塊11塊,生產井67口,2022年年產氣量4374萬立方米,預計到2025年年產氣量2億立方米。四是提升“園中園”全產業鏈承載力。以市場化方式對園內新入駐企業專業孵化,加快蘇通、世紀能源等園內“小循環”和全園區“大生態”產業鏈、資金鏈、創新鏈、人才鏈的整合對接和多鏈協同,讓戰略性新興產業、專精特新企業集聚發展,打造具有產業承載力、市場競爭力的現代化創新園區。
(三)發揮資源優勢,推動旅游業全域發展。阜康市是“環游東天山—千里黃金線”上的主要城市之一,今年1至6月,全市接待游客361.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9.51億元。端午節、古爾邦節期間,天池景區接待游客14.5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296萬元。一是深入挖掘特色文化。進一步加大挖掘西王母文化、民俗特色文化,加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和傳承發展,研發“西王母+”“天池+”等特色文化產品,啟動天墉城—特納格爾文旅演藝小鎮項目建設,把文化資源優勢充分轉化為旅游經濟優勢。二是豐富旅游產品供給。依托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加快推進博格達風情小鎮、天山九龍谷、瑤池仙谷、房車營地、滑雪旅游度假地、飛覽天下二期、低空飛行、星空露營等一批重點旅游項目,以點連線、以線帶面,變“半日游”為“多日游”、“夏季游”為“四季游”。三是拓展旅游產業深度。圍繞“吃住行游娛購”旅游六大要素,完善觀光農業、住宿、餐飲、購物街等基礎設施,提升旅游產業市民參與度,切實把旅游業發展成為富民產業。
三、強化五大要素保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一是以項目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搶抓自治區大力發展水利事業的重大機遇,統籌做好調水蓄水工作。大力實施“引水入城”“引水入園”工程,切實保障城鄉居民用水和工業發展用水。圍繞完善昌吉州觀光游特色風景道,加快推進南山伴行公路建設。加快物流設施建設,依托烏將鐵路,已建成小黃山、下南泉、中疆3個大型物流場站,合計年吞吐量達到1500萬噸。同時,逐步完善城鄉供水、供熱、供氣等基礎設施。二是打造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三年行動,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落實好助企紓困政策措施,主動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提供精準高效優質服務??茖W把握好維護穩定、安全生產、生態環保與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關系,最大限度減少對市場主體干預,促進各類市場主體競相發展。三是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好“十四五”科技合作協議和“四方合作”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緊盯傳統產業升級、特色產業品牌、新興產業培育、現代服務業提檔,引導企業實施重點產業重大科技攻關,實施高科技企業培育行動,支撐產業鏈延伸和向高端發展。四是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依法治市,統籌推進法治阜康、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健全風險研判、決策風險評估、風險防控協同、風險防控責任落實等機制,嚴密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提高安全生產、防災減災、食品藥品安全、重大疫病防控等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切實筑牢安全發展底線。五是強化能力作風建設。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基層一線掌握真實情況、社情民意,正視問題、解決問題。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不斷拓寬格局視野,以改革創新引領各項工作實現新突破。
聯系我們
微信公眾號 : cjepspd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