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一詞,在英文中是Marketing,這是動名詞(Vn),既有動詞性質(還可細分為及物動詞Vt和不及物動詞Vi),又有名詞性質。不同水平的營銷人,理解營銷的內涵和外延往往不一樣,所以非專業的營銷人在一起溝通的時候往往很難達成共識,因為大家的涵義不一樣啊。還有人把Marketing還翻譯成“市場營銷”或者“市場”或者“營銷學”等,臺灣人往往翻譯為“行銷”。大陸的文章中,對“營銷”的理解也沒有達成共識,甚至在同一位作者的文章里,“營銷”的前后涵義也不一致,時而指“市場”,時而指“營銷”,時而指“銷售”,時而指“推銷”,時而指“促銷”,而且詞的屬性(動詞、名詞、動名詞)還在不斷地變換,這樣前后表達口徑不一致,容易造成讀者和受眾思維上的混亂。
????“銷售”一詞,在英文中是Sales(有時候是形容詞,銷售的;有時候是名詞,銷售)?!颁N售”在漢語中,既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動詞。相對而言,“銷售”一詞的內涵與外延比較容易統一,因為它是一個結果狀態(靜態)的詞匯,而“營銷”則是一個過程狀態(動態)的詞匯,所以大家對“營銷”的理解也很“動態”了——分歧由此而產生,捉摸不定也就油然而生。
????因為大家對“營銷”的理解不一致,所以企業在機構設置和職能劃分上就更難統一了。在現實中,營銷部、銷售部、市場部、行銷部、推廣部、業務部、企劃部、策劃部和服務部等等五花八門的稱謂,各有各的叫法,而且隸屬也不一致,有的是同級平行關系,有的是上下級從屬關系。在工作職能劃分上,更加難以統一了。有的工作內容很廣泛,什么工作都能干,凌駕于銷售人員之上;有的工作內容很專業細分,甚至成了銷售人員的后勤服務部門,像跑腿打雜的。企業的營銷機構就這樣,基本上是老總想怎么劃分就怎么劃分了,故“營銷”的混亂可想而知的。
????筆者根據國外營銷理論原著和自身實踐經驗,覺得把“營銷”一詞進行拆分為“營”和“銷”:“營”是指“營銷”(強調過程,動態概念,連續的狀態),而“銷”是指“銷售”(注重結果,靜態概念,離散的狀態),這樣理解就比較容易,同時在機構設置上對應“市場部”與“銷售部”,統一隸屬于主管“營銷”的副總經理之下,二者同級平行,互不隸屬,分別向主抓營銷的副總經理負責和匯報。事實上,企劃部、策劃部,在國外都沒有這樣對應的機構,因此在國內應該將這兩個部門逐步取消,統一歸口于“市場部”,免得溝通和交流中的口徑不一而產生歧義。?
????本文根據主管營銷的副總經理下屬的兩個同級平行部門——市場部和銷售部,闡述市場部(市場工作)與銷售部(銷售工作)的區別與聯系。?
????1、市場部著重于過程工作,對應marketing;銷售部著重于結果工作,對應sales。?
????2、市場部對品牌負責,強調心智,重在傳播,是務虛的理論性工作,有點像文官,因此要求以營銷專業的科班出身的專業人士來勝任為佳;銷售部對產品負責,強調銷量,重在交易,是務實的實戰性工作,有點像武官,因此要求以銷售一線久經考驗的實戰人員來勝任為佳。?
????3、市場部重在戰略,以面為主,著眼于長遠發展(3年、5年),主要是做明天(未來)的事情,工作內容比較難以量化,也難以考核;銷售部重在戰術,以點為主,著手于短期銷量(天、旬、月),主要是做今天(當下)的事情,工作內容比較容易量化,也容易考核。
????4、市場部側重于大腦,以思考為主;銷售部側重于手腳,以行動為主。歸納市場部與銷售部的區別如下圖表1。?
????5、市場工作強調過程,如培訓、示范、陳列、推廣等手段性工作;銷售工作強調結果,如鋪貨量、回款額、實際銷量、發生費用等目的性工作。?
????6、市場工作側重于內容,如傳播、推廣、培訓、服務和處理投訴等,銷售工作側重于形式,如發貨、鋪貨、結帳、清理庫存、退換貨等;
????7、市場工作,以抽象的內容為主,如技術解決方案、客戶贏利計劃、階段生意總結、消費者滿意和客戶價值等,理性多一些,重在邏輯思維,主要是賣營銷人的思路;銷售工作,以具體的形式為主,如產品、包裝、規格、價位、銷量、費用、利潤等,感性多一些,重在形式思維(量-本-利),主要是賣產品的盈利能力。?
????8、市場工作,主要是精神層面,要求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和接受,強調消費者價值和客戶滿意,人與人的關系多一些,是連續型的,屬于關系型營銷;銷售工作,主要是物質層面,要求產品流通、獲得差價,人與物的交易多一些,是離散型的,屬于交易型營銷。?
????9、市場工作,起步于產品,落腳于品牌,強調消費者的心理感覺和滿意狀態;銷售工作,起步于產品,落腳于利益,強調渠道者的物質利益和盈利狀態。
????10、市場工作,像談情說愛,比較浪漫而輕盈,如春花之絢麗;銷售工作,像結婚生子,比較務實而沉重,如秋葉之靜美。
?
聯系我們
微信公眾號 : cjepspdyh